Social Icons

疫苗該不該打?



疫苗該不該打?
作者:陳思廷
<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食品營養碩士>

在亞洲長大的人,大概一有疫苗就會爭著打,
從小在台灣長大的我也從來沒有聽說會有人拒打疫苗的,
到了加拿大,才聽說有家長拒絕給自己的小孩打疫苗,
原因除了因為急性過敏造成的猝死風險外,還有疫苗中普遍含有的有機汞,
也被疑似具有提高神經病變的風險,
另外,其中所含的福馬林(formaldehyde),也是致癌成分,

另外,在1998年一份發表在探針醫學雜誌(The Lancet)的研究報告指出,
疫苗注射可能與自閉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報告針對多種不同的疫苗的注射與在注射後隨即出現自閉症問題的關係分析,
顯示疫苗可能會引發自閉症,
這樣的研究報告一發表,許多北美的父母便開始遲疑不讓自己的小孩接種疫苗,
然而這樣的恐慌,卻也帶來另一個更可怕的後果,
隨及而來的是,美國兒童麻疹及德國麻疹的罹患率明顯增高,
在疫苗與副作用的蹺蹺板兩端,也讓許多父母陷入了兩難,
美國疾管局在分析了多項研究報告後,證實疫苗施打與自閉症的發生,可能是一種巧合,
因為2-3歲是兒童接受最多疫苗的時間,但也同時是自閉症兒第一次出現臨床症狀的階段。

不過疫苗與自閉症之間是否有關係,其實還是讓很多人擔心,
不過這些都是機率問題,疫苗的施打對絕大多數人,似乎都是安全的,
然而,如果你就是那個發生過敏的人,那麼不幸的發生率在你個人身上就是100%,
這樣的邏輯說起來有點奇怪,不過,如果你對雞蛋過敏,那麼施打疫苗可能就會要你的命,
99.9%的疫苗是以有機汞及福馬林(formaldehyde)做為防腐劑的,
對於體質敏感的人或是抵抗力較差的人,都可能會有不良反應,
過去較常見的案例就是四肢癱瘓的神經病變。

疫苗的開發成本是很昂貴的,因此一個新的疫苗被研發出來,
一定會在醫學界或是配合政府衛生單位大力推廣,
大規模施打才能使昂貴的投資達到損益平衡,疫苗的研發也是一種戰爭,
如果一個新的傳染病發生了,全球各大藥廠及先進國家政府也會紛紛撥款競相投入開發行列。

疫苗該不該打?這是天平的兩邊,
疫苗所能預防的疾病之嚴重性與疫苗本身的風險之間的輕重比例,
過去的疫苗,如天花、麻疹、百日咳、小兒麻痺、破傷風、狂犬病等,
由於罹病對生命的威脅及遺留下來的嚴重後遺症,
遠比疫苗可能發生副作用的比例數字高出許多,施打疫苗的必要性就相對的重要,
不過隨著醫學及商業利益的不斷進步與抬頭,
許多嚴重性不高的傳染病也被疫苗開發上鎖定為目標,比如每年都要更新的感冒疫苗,
而最近最熱門的莫過於H1N1新型流感疫苗,
由於1918年西班牙A型流感的大流行即高達2.5%的死亡率,讓醫學界不得不繃緊了神經,
加上一開始錯估首度爆發疫情的墨西哥地區的流感死亡率,
使得各國一窩風的投入疫苗開發行列,然而隨著病情的明朗化,
漸漸發現,H1N1流感的重症發生率及死亡率並不如想像中的高,
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Dr. Marc Lipsitch在PLoS Medicine公衛科學雜誌
所發表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H1N1的死亡率為 0.05%或更低,僅為一般季節性流感的0.1%的一半,
因重症需要住院的比例也只有1.44%

然而各國政府與藥商大量投入的疫苗研發經費,
在這種已被證實是低風險傳染病的情況下,加上僅有三到四個月的開發及臨床試驗時間,
又深怕人們開始發現施打疫苗的不必要性會讓疫苗滯銷的情況下,
也只能硬著頭皮鼓吹人民施打新流感疫苗,加拿大政府在財政預算吃緊,
醫療服務紛紛縮水的情況下,竟然破天荒的提供全民免費施打,
在剛推出的幾週,的確有些民眾擠破頭排隊打疫苗,
然而隨著不良反應的紛紛出現及感冒嚴重性數據的降低,施打疫苗的意願也就急遽下降,
最後政府還要花錢買廣告,宣導及鼓勵打H1N1疫苗,其

實整個H1N1疫苗的開發、人體試驗到正式施打過程,極為草率,
也顯現出所謂正統醫療界(allopathy)的黑暗面,
大多數國家,對於死亡率是H1N1兩倍高的季節性流感都不提供全民免費施打的措施,
相對於一般季節性流感,都已累積有多年的臨床安全數據,
如一般新藥要上市,由研發到人體試驗、政府申請核可到上市,最快也要2-3年的時間,
而H1N1疫苗卻只花了3-4個月時間,不曉得這麼大的人體臨床試驗,
把人民當白老鼠的利益掛帥作風,H1N1疫苗該不該施打,
其實人們心理應該要有一把尺,而非隨著政府、藥商因為暗藏利益平衡為前提的宣導而起舞。

其實得流感並不可怕,只要身體隨時保持良好的免疫力,
根據臨床統計數據顯示,每年感冒一兩次的人會因為刺激免疫系統的活動
而降低癌症的罹患率,感冒對一般西醫來說,除了抑制症狀的止痛退燒藥、
抗組織胺對抗鼻塞流鼻水及止咳藥外,
再者就是與抗生素一樣都會產生抗藥性的抗病毒藥物,
並沒有所謂可以幫助縮短感冒病程、降低感冒嚴重度或併發症的藥物,
在自然療法中,針對提高免疫力,抑制病毒的生長的作用機轉下,
能有效的降低感冒併發症的發生率,縮短病程,

這些天然的藥物包括紫錐花萃取物、葡萄糖酸鋅,
還有很多人認為可以強化體質的西洋蔘、維他命C
及可以直接抑制微生物生長的大蒜,這些成分在有效劑量的使用下,
卻是能達到傳統西醫都不容小看的效果,
不過無論是傳統西醫喜歡使用的克流感抗病毒藥
或是自然療法醫生選擇的天然本草機能配方,越早使用,就越能發揮效果,
當第一症狀出現48小時後使用,大多無法發揮令人滿意的效果,
相反的,有些人在感冒最初期就會感到鼻咽部的灼熱感,
其實此時病毒已開始進駐宿主體內,進行複製以提高濃度、加重病情,
此刻使用抗病毒或是以提高免疫力的抑制病毒生長的藥物,都能發揮最佳效果,
等到48小時後,病毒濃度早已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境界,
這些殺病毒藥物或是提高免疫力的本草,所能發揮的效果就變得很有限。

回到主題來吧!疫苗該不該打?一個簡單的原則,得病後的死亡率及後遺症的比例,
就拿無可避免的一般季節型流感來說,死亡率都只有0.1%,
這麼低的發生率加上每年感冒疫苗該用哪一型的都是用猜的,
也就是打了也不一定有用,打疫苗的必要性是不是就更低了,
畢竟疫苗中除了活性的減毒成分外,再者就是直接打入抗體,
而其他輔劑包括雞蛋成分、福馬林、有機汞及鮫鯊烯等,以注射方式直接進入血液中,
都是具有風險的,然而面對危及生命的可能性高的傳染病,
例如麻疹、德國麻疹、肺結核、破傷風、B型肝炎(會提高百倍罹患肝癌的機率)....等,
這些疫苗輔劑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相對於疾病本身也就微不足道,
面對死亡率僅小於0.05%的新型流感,是否有施打疫苗的必要,
其實經過筆者的一番分析,相信大家心理也該有譜了。

作者:陳思廷
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食品營養碩士,
美國營養師學會會員,美國生活形態學會(AALC)體重控制顧問 、
美國順勢療法學會會員、加拿大健康食品協會會員、
加拿大自然醫藥學院及健康食品協會認證之健康食品指導顧問
(Certified Natural Products Advisor),目前為長春月刊、OHAYO早安元氣生活網、
維特益健康網、亞洲醫療網、聯合報等之健康專欄作者,
著有:保健食品總體檢(台視文化)、輕鬆瘦身十公斤(台視文化)。

沒有留言:

 

推薦好書-醫學不要論

推薦好書-素人父母

 素人父母